消食药·稻芽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作用,主治饮食积滞的药物,称为消食药。 过去曾以稻、粟、黍等植物的果实发芽作谷芽入药,认为药效亦相近。饮片名称应对应准确的基原,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。根据版《中国药典》,稻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,而谷芽则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。 稻芽 Daoya 来源: 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.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。 将稻谷用水浸泡后,保持适宜的温、湿度,待须根长至约1cm时,干燥。生用或炒用。 产地: 全国多数地方均可生产,主产南方各省区。 相关名字: 。 稻谷芽、炒稻芽 性味归经: 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 功效: 消食和中,健脾开胃。 性状鉴别: 稻芽: ①呈扁长椭圆形,两端略尖,长7~9mm,直径约3mm。 ②外稃黄色,有白色细茸毛,具5脉。 ③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浆片,长2~3mm,于一个浆片内侧伸出弯曲的须根1~3条,长0.5~1.2cm。 ④质硬,断面白色,粉性。 ⑤气微,味淡。 生稻芽炒稻芽主治病证: 米面薯芋食滞证及脾虚食少消化不良。 本品消食和中,作用和缓,助消化而不伤胃气。常与麦芽相须为用,以提高疗效。若治脾虚食少,亦常与砂仁、白术、炙甘草等同用,如谷神丸(《澹寮方》)。 用法用量: 煎服,9~15g。生用长于和中;炒用偏于消食。 鉴别用药: 麦芽、稻芽、谷芽稻芽、麦芽均具消食和中,健胃之功,主治米面薯芋类食滞证及脾虚食少等。但麦芽消食健胃力较强;而稻芽力较弱,故稻芽更宜于轻证,或病后脾虚者。但二药临床常相须为用。 稻芽和谷芽虽然功效相同,但在临床应用上各有侧重,稻芽偏于健脾开胃、生津除烦,谷芽长于消食和中、下气除积。 古籍摘要: 1.《名医别录》:“主寒中。下气,除热”。 2.《本草纲目》:“消导米面诸果食积。” 现代研究: 1.化学成分:主要有效成分为淀粉酶,含量较麦芽低。尚含蛋白质、脂肪油、淀粉、麦芽糖、腺嘌呤、胆碱及18种氨基酸等。 2.药理作用:所含淀粉酶能帮助消化。实验表明,谷芽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而具有抗过敏活性。 附药谷芽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italica(L.)Beauv.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成。主产华北地区。将粟谷用水浸泡后,保持适宜的温、湿度,待须根长至约6mm时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生用或炒用。谷芽的性能、功效、应用、用法用量均与稻芽相似,但我国北方地区多习用。 慈海教育 回馈粉丝计划月底会在系统中随机抽取10名幸运用户送出惊喜礼品凡
|